历史学专业简介
历史学专业课始建于1985年,是我校招生较早,特色突出、师资力雄厚的专业之一。该专业1985年招收专科,1988年始招本科,2014年在校学生380余名。近几年来,在院校两级领导下,根据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方案7项一级指标和19项二级指标以及44个观测点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建设和政策。
历史学专业开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纪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文选、史学论文写作、原典导读、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等16门专业必修课;还开设了周秦研究、隋唐研究、考古学概论、版本目录学、史科学、民族史、西方文化史、科学技术史、中外关系史等选修课。其中中国史是院级重点学科,中国思想史和中国现代史是院级精品课程。课程体系相对完整、着力培养基础雄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
历史学专业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师23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12人,硕士7人,高学历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82.6%以上。近5年来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厅局级项目10余项,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在《光明日报》、《人文杂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孔子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科研活动的开展,使本专业拥有数位具有全国影响的知名学者,涌现出一批富有学术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
在校院党政的领导下,历史学专业努力营造“熟读典籍厚基础、深研理论增能力,参加实践长阅历、勇于科研求创新”的学风,锐意进取,争先创优,各项工作都力争先进。学生勤奋苦读,基础牢、能力强、素质优,在各类知识竞赛和大学生辩论赛活动中多次夺冠,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过关率较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近380余名学生。
旅游管理专业以教授学生掌握服务技能为基础,以博览文化知识为体系,以深化旅游理论为灵魂。人才培养注重服务地方,为旅游相关部门输送高层次服务与管理人员,长期为本地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人才,得到社会与业界的好评。
旅游管理专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强的旅游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旅游英语、中国旅游地理、客源国概况、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经济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导游业务、旅游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从新办之年恰遇学院评促建之年,所以努力以评估体系进行各方面建设。现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7名,高级职称3人,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2门,特别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和学生的实际才能训练,建有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验室,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名列全效前茅。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简介
本专业专任教师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人,高级职称4人。该专业主要为各级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单位、文化产业经营企业等单位培养从事文化产业发展预测、发展规划、发展策划、发展调控以及文化经营运作等工作、“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管理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熟悉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同时具备现代化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化产业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课程有:文化产业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专业英语、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学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产业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文化消费心理学、会展营销、服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案例分析、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企业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文化产业规划与发展、文化传播学、跨文化交流、旅游项目策划、文化创意、博物馆学、世界文化产业概论、传媒经营管理、美学概论等。